【信息时报】中小学开学“重新编班”,你怎么看?
来源: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发布时间:2024-09-06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温倩茵 通讯员 谢智菲(除署名外)
秋季开学在即,不少学生已为开学做好准备。对于不同的学生,“准备”的含义或许不一样,部分学生面临升入新年级“重新编班”的开局。“重新编班”对中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是利是弊?抓住怎样的时间节点或频率能更好地发挥“重新编班”的作用?老师、家长、学生、心理专家各有看法。
起 因
多地学校发布开学“重新编班”方案
8月中旬,黑龙江哈尔滨有网友提议,在哈尔滨市小学和中学试点实行每升一年级重新分班,保持教师固定不变。在其看来,重新分班优点不少,譬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实现教育公平、减少个别老师负面影响等。哈尔滨市教育局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答复称,考虑到教学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分班在同一个学段中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易于因材施教,也有益于班集体的建设。
看 法
学生:性格内向或有压力,但能认识更多朋友
对于“重新编班”,家长、学生各有看法。有佛山家长认为,重新分班挺好,可以防止不良风气和形成“小团队”。初中学生阿纯则表示,每年分班会给“i人(性格比较内敛、内向的人)”带来压力,“分班没按成绩,是阳光均衡分班,但这样会让刚熟悉的同学又分开,性格内向的人会有孤单的感觉。”
多年前在广东梅州某重点小学读书的张小姐告诉记者,学校师资比较稳定、有保证,不存在老师水平参差的问题,当时每年重新编班可以让她认识更多的同学、接触更多风格的老师,“开学前会对新带班老师的教学风格有所期待,也会希望和关系好的同学继续分到同一个班,小学六年下来认识了很多同学,有些还幸运地一直陪伴到中学,情谊就更深了。”
心理咨询师:分班或能锻炼孩子多方面能力
对于“重新编班”,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梁爽从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角度分析时表示,一方面,分班后的孩子需要适应新的同学人际关系,分配更多时间和心理资源来应付环境变化,学习上分配的精力和时间会相对变少;频繁切换人际环境,对于年龄小的孩子而言,难免会形成一种“关系是不长久”的潜意识,他们会担心万一投入很多情感,之后分开了会伤心,无意中开始对人保持距离,不容易投入情感。
另一方面,分班能锻炼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尽可能避免负面因素的长期影响,譬如觉得有学习压力的孩子在转换班级环境后,可能更匹配自己的学习状况,从而有利于孩子发展。但要做到放大分班优势效果,需要谨慎地人为干预分班配置,包括关注到各个孩子的性格、爱好,男女生比例,教师教学风格等,这些都是干预一个系统常常需要考虑到的。
发展心理学有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心理任务需要完成,完成后其人格会往新层次发展。孩子在6~11岁时,其心理发展主要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到了三四年级阶段,这项人格品质已然得到发展,结合大脑发育的生理因素,他们所学习的知识以及跟同龄人、师长的接触等环境因素,让他们对成功、挫折有更深的认识,更了解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种种因素影响他们在这个节点寻求一个突破,此时重新分班可以尽量规避弊端,把优势发挥到最大。
来到新班级新环境,如果孩子适应不良,该怎么办?梁爽建议家长:一是要看到、意识到孩子有情绪、行为习惯的变化,看到他们与平时不同,从而警惕新环境对孩子的心理影响,尽早进行心理干预;二是家长要给予情感支持,理解并接纳孩子有不良情绪,这个时候指责孩子适应能力差反而会加剧其心理负担,父母给予支持,会让孩子面对困难时更有勇气;三是在这个适应新环境的环节,家长看到孩子做得好的地方,也要及时鼓励和表扬。
现在通讯发达,孩子可以通过各种电子设备和同学保持线上联系,家长可以创造条件让孩子了解老同学近况,让孩子之间的友情不易中断。如果是有计划性的转校,梁爽建议家长先跟孩子分析这个决定的目的,同时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同意或不同意,如果同意,后续要怎么做、有哪些选择;如果不同意,还有什么办法。最后得出结论,孩子学会接纳、面对现实,也是成长中必经一环,但家长要看得到孩子的情绪、想法,理解孩子的情绪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