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维系亲密关系 “看见”孩子需求很重要
来源: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发布时间:2024-11-08
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必经的路口,一切皆有可能,却也是孩子最敏感和易受伤害的阶段。近日,有一名家长带着13岁女儿用团购券吃西餐牛排,却遭女儿吐槽嫌“丢人”,家长在网上分享这段经历引起网友热议。面对敏感的青春期子女,家长应如何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金钱观和消费观?
新闻回放
妈妈用团购券消费
女孩瞬间“破防”
最近,一则关于13岁女孩因妈妈使用团购券吃西餐而在公共场合“破防”的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据了解,事件中,经济条件有限的妈妈团购了一张优惠券,想带女儿到西餐厅吃牛排。刚开始时女儿还是兴高采烈的,可没想到付款时遇到了同学,女儿马上躲进了后厨,等妈妈结账后才小心翼翼地走出来。
在妈妈的追问下,一脸心事重重的女儿委屈地说:“以后我们吃西餐就不要用团购了,没钱就别来吃了,我觉得这样很寒酸,会被别人瞧不起。”说完,女儿委屈地哭了,妈妈的心也被刺痛了。
看到这位妈妈的分享,不少网友发出感慨,大多指责女孩不懂事,虚荣心作祟还伤了妈妈的心。也有网友指出,妈妈应适时作出引导,帮助女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家长支招
要让孩子知道父母赚钱不容易
勤俭节约不可耻 用劳动获取报酬
对于儿童、青少年价值观、金钱观和消费观的建立,不少家长纷纷支招。天河区的谭先生表示,首先要让孩子知道,家长赚钱不容易,勤俭节约并不可耻,把钱省下来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念。
海珠区的杜女士则表示,孩子帮忙做家务时,她会偶尔给点“奖金”。“‘奖金’不能用在学习上,但偶尔可以用在家务上,前提是要明确告诉孩子参与做家务是应该的。就像我的孩子很喜欢做实验,常常需要买一些实验材料。所以,我会让孩子通过做家务获得一些‘奖金’以便买材料,满足他需求的同时也让他明白,‘通过劳动获取报酬’和‘理性消费满足需求’的道理。”
专家分析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梁爽:
关注孩子人际关系 让孩子学习管理财富
是什么让13岁的女孩“破防”说出让妈妈伤心的话?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梁爽分析,触发女孩说出那句话的诱因并不是妈妈使用团购券,而是她对“被同学看到”所产生的担心、恐惧或焦虑等情绪。由此,更值得探索和关注的是女孩的人际交往是否已出现问题,是否曾经因家庭经济条件而被同学嘲笑,因不良的体验和对未知的恐惧才导致她说出让妈妈伤心的话。
孩子攀比心是自然形成,青春期更加突出
梁爽表示,儿童、青少年有攀比心理是自然而然的。婴儿时期,宝宝就开始能体验到“好”和“坏”,从混沌的状态中发展出二元分裂,并通过后续与家人、同伴的接触,逐渐整合出“好”与“坏”可以同时出现在一件事物上的意识,继而学会运用辩证法看待事物的两面性,从而发展出比较完整的人格。
譬如,幼儿园的孩子看到同学穿更漂亮的裙子,或者有同学得到老师的表扬而获得更多小红花时,他们一开始会心生仰慕,继而产生“想要得到”的想法。在争取获得的过程中,也可能因互相比较而逐渐演变成攀比。进入青春期后,孩子内在的自我迅速成长,个性化一面展露出来,沟通社交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他们比较的心理也会被放大,有的孩子会把比较的方向放在学习成绩、目标上,有的孩子则会把比较的方向放在物质方面。
建议孩子从小学高年级起学习“财富管理”
一个人对事物的价值认同能反映他的底层心理需求,梁爽举例,正在流行的二次元周边“谷子”被很多青少年视为宝贝,也愿意花大价钱购买。但对于家长而言,“谷子”却没什么价值,即便花再少的钱也觉得多余。正因为大人和孩子的价值观不同,所以特别容易引发家庭冲突。
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梁爽建议,从孩子小学高年级开始,家长可以每周或每月给一定额度的零用钱,在合法合规的情况下,钱怎么花全由孩子自行规划。孩子可在第一天就把钱花完,但也要承担做出这种选择的自然后果——钱花完了就没办法再买其他需要的东西,如果还有其他支出需求,就要自己想办法解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学习管理自己的财富。
“一些家长愿意给孩子花钱,孩子想买什么都答应,但不给零用钱。当孩子不停地提出需求,家长不停地满足,这种做法可能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是孩子不再敢提需求,另一种是孩子觉得从小到大都是这种模式,一旦家长不让买就接受不了,家长也会觉得一直投入没有尽头,形成恶性循环。”梁爽表示。
梁爽分析,有的青少年花钱购物没有节制,有可能是两种原因造成的:一种可能是小时候在人格塑造上有偏差,认为想花就花;另一种是突发性躁狂发作,显著特点是不停花钱不停购物。他提醒家长:“如果孩子是有目的地购物,花钱无节制可能是消费观念的问题;如果是毫无目的地购物,就要警惕是躁狂发作,需要到专业治疗机构进行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