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小蜜蜂计划”有创意,注意尺度勿伤孩子自尊
来源: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发布时间:2024-11-29
老师整治课堂纪律,给班里爱讲话的学生戴上“小蜜蜂”扩音器,你怎么看?相比以往的纪律管理方式,“小蜜蜂计划”显得创意十足,但也引起家长和网友的关注热议,这种方法是否会伤及学生自尊?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上课爱讲话的学生?
观点分享
不少家长不反对
“小蜜蜂计划”
希望处罚仅限于班级内
11月8日,河南驻马店某学校的冯老师在课堂上采取一种新颖的方法管理纪律,给一名爱讲话的男同学戴上了“小蜜蜂”扩音器。这个举措的初衷是帮助学生改正上课说话的习惯。在课堂上,当这名男同学忍不住开口说话时,扩音器就会发挥作用,全班同学都能听到他的声音。冯老师表示,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意识到自己的声音会被放大后,可能会因为不好意思而减少说话,从而改善课堂纪律。
这个巧妙的方法帮助许多孩子自觉地控制自己的言行。因为戴着“小蜜蜂”出现在网络视频中而成为“小网红”的学生轩轩,他的妈妈@岳阳晓琳戏称他为“小蜜蜂”轩轩,并让他戴着“小蜜蜂”讲解奥数课程,在此过程中拍摄视频分享到网上。她表示:“自从成了小网红,轩轩就变得更加乖巧,上课不再讲话,在外更懂得照顾家人,更加懂礼貌,对妈妈和妹妹的爱护更多了,真的很棒,我感到非常开心。”同样在网上走红的还有家长@牛二郎的儿子“客服小朋友”,@牛二郎对老师的做法也表示认可。
专家说法
不会太伤自尊又有点娱乐性质
“小蜜蜂计划”有一定积极作用
爱讲话的小学生真的会因为“小蜜蜂计划”而自尊受挫,会有“玻璃心”吗?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林中钊分析指出,孩子自尊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学校中偶尔被罚戴“小蜜蜂”这样的事件,对孩子自尊心的影响相对有限。因此,他认为“小蜜蜂计划”对孩子的影响虽然存在,但通常不会太大。
林中钊表示,他理解家长的担忧,因为对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家长无法完全掌握,对于“小蜜蜂计划”持不同意见是可以理解的。但他建议,家长和网友不应过分消极看待这一计划,也不应过分夸大负面影响。他认为,老师采用这种方法进行班级管理是合理的,因为它不仅有助于建立班级管理机制,让其他同学有行为参照的标准,而且,这种既不太伤害学生自尊,又带有娱乐性质的警示方法,更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对于孩子爱说话的情况,一些家长可能会担心孩子是否患有多动症。林中钊称,多动症是一组以注意力缺损为核心的精神障碍,需要从日常表现综合考虑再判断,不能单凭孩子活泼好动就断定有多动症或者其他疾病。
“小透明”孩子也需要关注
他们的问题更容易被忽略
对于小学、初中阶段的孩子,林中钊说:“他们正是喜欢表达、社交的年纪,有不想上课、对班级抗拒的想法和他们的天性有关,出现‘课堂上经常讲话’的表现,反映出他们本身想要表达的需求受到阻碍。”因此,当孩子有这些消极表现时,家长应该放下成见,不随意地指责孩子懒惰、不听话,而要学会和孩子共情,设身处地体会他们的难处,通过共情理解这种消极表现背后的心理动因,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林中钊建议:“比如,孩子在数学课上爱讲话,家长可以考虑孩子是否对数学不感兴趣,或者是否因为之前的测验没发挥好。只有综合考虑导致孩子产生不良感受的原因,并接纳和理解这些原因,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建立对学业或生活的信心。”
他还强调,班级上有调皮或表现极好的同学都是个别现象,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是“小透明”,比较少得到老师或家长的关注,他们的问题更容易被忽略。
“有一些孩子就不喜欢说话,这也有其心理动因,家长和老师要适当地给予他们关注度,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林中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