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小华这样的青少年患者,在「自残、自伤、自杀门诊」并不少见,其行为动机就是情绪调节失控。这类患者抑郁、愤怒、孤独和沮丧等不良情绪较为常见,在实施自伤行为期间及之后,不良情绪会减少,一些积极的体验如宽慰、释然会相应增加,甚至有的患者直言不讳地说感觉“很爽”。
因此,有些青少年就把自伤当作控制一些令人不安或无法忍受的负性情绪或冲动的应对策略。近年来,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NSSI)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据调查显示,近三成14-35岁青年有抑郁风险。
什么是非自杀性自伤?
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al self-injury, NSSI):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采取故意、直接伤害自己身体的一系列不被社会所接纳的行为。在儿童青少年中多发,是自杀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受个体易感因素、早年创伤、受虐待经历、家庭矛盾、人际冲突的影响。
与非自杀性自伤有关的精神心理疾病包括:心境障碍(双相情感障碍)、抑郁焦虑、创伤后应激障碍、破坏性情绪失调障碍、人格障碍(>16岁)、进食障碍、物质滥用等。自伤增加了自杀的风险,特别是当个体绝望感增加的时候。
为什么会出现自伤?简单讲有以下的动机:
1.为了缓解压力、释放痛苦的情绪;
2.为了让自己显得与众不同,显示自己有胆量、不怕疼;
3.为了体会可控感(对自己和他人);
4.为了逃避真正的问题;
5.为了避免更严重的伤害(比如自杀);
6.为了让自己对生命还有感觉,不至于太麻木。
我们该如何界定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
非自杀性自伤是指个体在没有自杀意图的情况下,故意、反复、直接地对身体组织造成轻中度损伤,且不被社会认可的自我伤害行为,包括切割、击打、抓挠、针刺、刮擦、灼烧等形式,或干扰伤口的愈合,故意揭开结痂等。非自杀性自伤关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给家庭、社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哪个年龄段的青少年容易发生非自杀性自伤的行为?
这种行为在青少年和年轻人群体中尤其常见,据报道,NSSI在青少年中的流行率约为17.2%,在年轻人中为13.4%,在成年人中为5.5%。非自杀性自伤在全球青少年中普遍存在,中位年龄段为13~14岁,也即升入初中前后的时段为非自杀性自伤的高发年龄段。要怎么帮助自残的孩子克服呢?
①压力情绪管理:
主要是放松训练(呼吸放松、想象放松、肌肉放松)和正念压力情绪管理训练。自伤的确可以起到暂时缓解压力和负面情绪的作用,但这种方式是不健康的。很多自伤的人缺乏有效而积极的应对技能,情绪波动大就忍不住自伤自残,学习新的压力情绪管理方法对他们有非常大的帮助。
②自信心训练:
自信心对任何人来讲都是重要的内在资源,不断自伤加重了自我边缘化,更加自卑和隐蔽,这种状况又不断恶性循环。所以自信心训练对自伤的孩子有很积极的作用,帮助他们增强可控感和对压力的耐受能力。
③人际关系提升训练:
不带说教性质地帮助他们理解怎样与不同的人沟通,减轻人际关系带来的负面情绪,并且通过良好的沟通体会帮助别人的快乐,体会越多的积极情绪,累积的负面体验就不容易在遇到挫折时爆发出来,自伤的冲动就会越来越少。
④自杀预防:
包括自杀风险评估、求助教育、生命承诺和紧急守护。由于自伤是自杀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要加强孩子的心理安全教育,相互关心和保护,识别自己和同伴的自杀高危信号,及时向身边可靠的成年人求助。
最后,应该给予非自杀性自伤的青少年更多关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联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行为训练、康复训练等。非自杀性自伤的防范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以及患者本人都付出努力,才能将这一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行为减少,逐步弥合青少年的心灵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