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14岁邯郸男孩被同学杀害 | 为什么很多孩子被霸凌之后,父母老师不知道?
近日,一起令人痛心的校园霸凌事件,震惊了社会。在河北省邯郸市肥乡区,一名年仅13岁的初中生小光,惨遭三名同班同学的霸凌,并最终被杀害。这起恶性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为何校园暴力屡禁不止,只能事后追责,做不到事前预防呢?很多的孩子在遭受到校园暴力之后,为什么不选择向父母、老师求助?而选择自己一个人独自扛下呢?
心理分析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刘凤姣
很多人一提到孩子被霸凌,就会觉得是父母不关心孩子,不在意孩子说的话,觉得是老师不关注学生,不重视校园霸凌,但我们忽视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特性。容易发生校园暴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很多独属于青春期的感受,怎么和他们有效沟通是一个难题。
首先,校园暴力容易发生的年龄段不同,预防的措施也不同:
▨ 小学阶段:小学这个阶段的孩子,他们还没有高年级孩子那么强烈的自我意志,遇到事情也更加容易求助家长和老师。面对这个年龄段的校园霸凌,需要老师和家长在这之中进行强力干预,及时教育孩子要勇于反抗,将校园暴力别人的行为,作为负面案例去讲给学生听,及时引导。
▨ 中学阶段:最难搞同时也是校园暴力最高发的年龄段是中学阶段。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同时也是自我意识迅猛发展的阶段,这个阶段的校园霸凌是非常难预防的。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遭受校园霸凌之后,往往不会选择告诉老师和家长,大概率会选择告诉自己身边的朋友,如果碰到一个正义感很强的朋友,那孩子还不会失去对周围人的信心;如果碰到一个软弱的朋友,那这个朋友可能会带给这个正在遭受霸凌的朋友更多的伤害,在这种绝望的环境里,孩子很有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选择,比如结束自己的生命。
孩子为何选择沉默不说?
为什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碰到校园霸凌会选择隐瞒下来,不告诉父母和老师呢?不告诉老师和父母的原因有所不同,各有各的特点:
首先,不敢告诉父母的第一个原因便是孩子十分懂事,不愿告诉父母让父母为了自己操心。平日里这类孩子在看到父母被日常工作压得喘不过来气后心疼父母,不愿给父母添麻烦,这类孩子是最执着的,他们坚定的认为自己应该能忍则忍,不想给父母增添更多无畏的压力。
这种情况下,哪怕老师和父母有所发现,他们也只是会咬死自己没有受欺负不松口。这类孩子是最让人心疼的,明明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却总想着保护更多的人,觉得自己不能为父母分担压力,也绝不能给父母增添压力。
第二个原因,这些孩子在遭受霸凌后,普遍不信任父母。他们不是怕父母不相信,而是怕父母会出头,他们不相信父母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觉得事情让父母知道了,会更糟。
青春期的孩子普遍会更加在意自尊心和面子,父母如果平时在面对孩子的问题上,总是非常不理智,情绪化,便会让孩子更加不信任父母,选择瞒下来。这类孩子认为自己遭受校园霸凌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丢人的事情,他们每天要忍受周围欺负他的同学的嘲笑,已经心理压力非常大了。
如果这时候父母不顾孩子的面子去学校又哭又闹,把事情更加扩大化,让周围不知道这件事的同学全都跑来围观他,孩子会觉得更加丢面子。他会怕其他同学觉得自己是没骨气承受这种欺负才会找父母来帮忙。
小学生的特征是喜欢和老师告状,但这种情况在上了初中后会有很大的改变,孩子们会非常厌恶和老师告状这件事,大家更希望自己解决,而不是由父母来插手。孩子不愿意告诉老师的原因则更加复杂:其中一个原因便是他们不好意思和老师说,怕破坏老师心里自己的形象。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很喜欢一个老师,更希望自己在这个老师面前是完美的,如果主动告诉老师自己被欺负了,会觉得自己在老师心里的形象变得软弱、无能。先不说老师心里不是这么看待这件事,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普遍比较敏感,会想很多在大家看来不必要的事,这也是校园暴力发生最难阻止的一个原因,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更加极端。
另一个原因便是他们觉得老师不会管他们,觉得他们是在没事找事,平时对学生之间发生的事都持鄙视态度的老师,孩子更容易有这种想法,老师要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看法。
如何帮孩子应对“霸凌”?
▨ 最好的治疗永远是预防
霸凌行为发生在留守儿童之间的概率,要远高于父母在身边的孩子。一个有父母做后盾的孩子,在面对霸凌现象时会更容易说“不”;而恃强凌弱是霸凌者的基本特点,一旦明白孩子背后有家长撑腰,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去转而选择更加弱小的霸凌对象。
防微杜渐的意义不仅仅在让孩子不受霸凌,还在于避免让他滑入恶性循环状态。
▨ 和孩子沟通保持顺畅很重要
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肯定想找人倾诉,想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最直接的途径应该是家长,如果家长给孩子关上这扇门,一旦遇到严重的问题,孩子有可能被逼到绝路上。所以,作为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还应该保持顺畅的亲子沟通,让孩子在第一时间找到倾诉之门。
平时就要养成倾听的习惯,不管孩子唠叨什么,不管有多么幼稚,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不管重复了几千遍,我们都要像听领导讲话一样耐心、认真倾听。让孩子知道他说的每句话都有价值,家长是他最忠实的听众,他就会养成和家长无话不谈的习惯。
当孩子诉说被欺负的经历时,我们可能无法一下子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答复、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但我们一定要表现出这一事件的重视,对孩子的怜惜,让孩子感受到力量。当孩子不愿意说的时候,父母千万不要急着逼问,也不要先去假设孩子是惹事心虚、在撒谎,你可以理解为,此时孩子需要一个心理缓冲期;
家长当然不能以牙还牙,只要做到和孩子共情,给孩子出谋划策,用正当方式捍卫自己的尊严,孩子内心就会充满安全感,喜欢向家长倾诉。
最后想说,对付校园暴力,没有什么一劳永逸的办法,这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坚持。只有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通力合作,我们的孩子才能在一个更加安全和友好的环境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