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抑郁、焦虑、躯体化门诊」全身疼痛、不想出门,却又查不出原因,病根其实是它……
在飞速发展和充满竞争的现代社会,人们面临来自生活、工作、家庭等各种压力和多种“富贵”病与慢性病的病痛折磨,致使心理和精神健康问题突显,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有资料显示:就诊患者中40%为抑郁障碍患者,33.8%为广泛性焦虑障碍和惊恐障碍患者。失眠症、焦虑障碍、抑郁障碍、躯体化障碍往往共病。
案例分享
孙某(化名)自2年前大儿子因车祸突然去世后开始变得整天闷闷不乐,动不动就想掉眼泪,不想出门,全身疼痛,每天在家只想躺着,没有食欲,几乎整晚整晚的睡不着,体重短时间瘦了将近10斤,有次站在窗前还出现了想要跳下去的念头。
丈夫带她去医院做了全身体检,结果除了血脂血压高些,其余都很正常,这可把孙某的丈夫急坏了,一向性格外向的妻子怎么成了这样,她这是怎么了?
后来在内科医生的建议下,孙某丈夫带着她到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就诊,预约了「抑郁、焦虑、躯体化门诊」,李大卫医师经过详细的问诊,结合心理测评结果,诊断孙某为“中度抑郁状态”。李大卫医师表示,孙某的症状很可能是由应激引起的不快心情转化而来,症状往往已长时间存在,但情况加剧后患者才察觉出问题。
李大卫医师为孙某制定了诊疗计划,在服用抗抑郁药物快速调节情绪、改善睡眠的同时,配合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工娱治疗等增强疗效,并引导她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孙某走出阴霾,重新拾起自己唱歌旅游的爱好。
▲李大卫医师为患者看诊
抑郁、焦虑、躯体化门诊介绍
(1)抑郁障碍的诊疗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抑郁障碍:包括重型抑郁障碍、持续性抑郁障碍等;
②双相障碍:表现为躁狂和抑郁交替出现的精神障碍;
③自杀行为障碍:涉及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心理障碍;
④非自杀性自我伤害:不以自杀为目的的自我伤害行为;
⑤焦虑伴发抑郁:同时存在焦虑和抑郁症状;
⑥睡眠障碍伴发抑郁:睡眠问题与抑郁症状并存;
⑦躯体疾病伴发抑郁:身体疾病引发的抑郁症状;
⑧康复期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期可能出现的抑郁症状。
(2)焦虑障碍的诊疗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①惊恐障碍:突然发作的强烈恐惧或不适感。
②广泛性焦虑障碍:持续的、普遍的焦虑,不针对特定对象或情境。
③社交焦虑障碍:在社交场合中感到极度的紧张和恐惧。
④分离焦虑障碍:对与依恋对象的分离感到过度焦虑。
⑤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由躯体疾病引起的焦虑症状。
⑥特定恐惧症:对特定对象或情境的恐惧。
⑦场所恐惧症:对特定场所的恐惧,害怕被困或无法逃离。
⑧物质/药物诱导的焦虑障碍:由药物或物质使用引起的焦虑症状。
⑨其他特定焦虑症:不符合特定焦虑症标准但有明显症状的情况。
(3)躯体化障碍诊疗范围:
①全身不适:任何部位、多种感觉的不适,通常是持续的、痛苦的感觉,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②过度担心躯体症状:过度担心感到痛苦,反复看病就医,反复检查,过度担忧疾病。
③身体部位不适:胃肠道感觉异常(如疼痛、打嗝、反酸、恶心、呕吐等),皮肤感觉异常(如疼痛、痒等),皮肤斑点,焦虑、抑郁。
④社会心理因素:如性格内向、不善沟通、多愁善感或焦虑不安、固执、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可能导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各种不适感觉。
⑤生物学因素:疾病可能受基因、生存环境的共同影响,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性。
⑥躯体因素:某些病人的症状可能发生于某次疾病之后,可能是躯体疾病削弱了神经功能。
▲住院患者进行中医康复治疗
诊疗方案
抑郁障碍
①药物治疗:如抗抑郁药物;
②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际疗法等;
③改良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用于治疗严重或难治性抑郁;
④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是一种非侵入性脑刺激技术,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抑郁障碍。
▲住院患者进行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焦虑障碍
①药物治疗:如抗焦虑药物;
②心理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正念疗法、催眠疗法和支持性心理治疗;
③物理治疗:如重复经颅磁刺激等;
④中成药治疗:结合中国特点,使用中成药进行治疗。
躯体化障碍
②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暴露疗法等。心理治疗有助于患者理解和处理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症状之间的联系;
③综合治疗:可能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的结合。
▲住院患者进行工娱治疗
预约咨询
@广大市民朋友
您可以👇扫描二维码👇
预约“抑郁、焦虑、躯体化”专家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