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动态
“心灵积分社”社区精神康复公益行|“驾驭‘心灵之药’——精神科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管理
9月10日下午,广州市白云区第四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心灵积分社”社区精神康复公益行首期活动圆满举行。该项目由白云区民政局主办,广州市巾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白云区云缘社会服务中心承办,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合作支持。通过创新积分奖励机制,鼓励精神障碍康复者参与心理活动、健康管理和社区服务,逐步重建生活信心,最终实现社会融合。
图丨活动现场
活动由云缘社会服务中心中级社会工作师李威旋主持,她首先向到场的精神障碍康复者及家属表示感谢,并详细介绍了“心灵积分社”项目的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该项目旨在通过多元化的康复训练和心理支持,帮助康复者更好地适应社会、回归家庭。

图丨执行院长胡誉怀讲话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执行院长胡誉怀在致辞中表示,作为支持单位、心理医院将持续优化授课形式,未来将更多走进社区,贴近康复者的实际需求。他强调,帮助康复者和家属战胜疾病、回归社会,是国家、社会和各组织共同的责任,医院将不遗余力地为白云区居民提供支持。他特别提到,将结合本次公益项目的积分兑换制度,为大家提供公益心理咨询名额,面向所有有心理服务需求的白云区家长和居民开放。
图丨讲座现场
本次活动特别邀请了广州白云心理医院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杜维豪开展题为“驾驭‘心灵之药’——精神科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管理”的专题讲座。杜主任从精神疾病的病因入手,系统讲解了常见类型如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路径。他指出,精神科治疗需遵循“因病施治”原则,根据症状和程度制定个性化方案,而药物是其中最为核心的治疗手段之一。

图丨副主任医师杜维豪
杜维豪主任强调,药物并非“魔术弹”,其起效需要时间,大脑神经修复如同骨折愈合,初期可能出现不适,但坚持治疗尤为关键。他就药物副作用提出了科学应对策略,表示尽管药物可能引发口干、便秘、体重增加、嗜睡等反应,但这些副作用大多轻微、可控且临时,“治疗的获益远远大于风险”。
图丨康复者与杜主任互动问答
他进一步分享了管理副作用的“四大法宝”:构建稳固的医患沟通桥梁、主动调整生活方式、掌握对症缓解技巧如冥想与深呼吸,以及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干预。杜主任建议康复者详细记录用药反应,复诊时向医生提供“雷达信号”般的反馈,以协助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他还将治疗过程生动比喻为“三个阶段”:急性期如全力扑灭大火,巩固期防止死灰复燃,维持期则像设立消防值班室以防范未来风险。他特别提醒,家属在康复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应积极学习知识、协助沟通、管理药物并提供情感支持。他郑重强调,绝对禁止突然自行停药,以免引发戒断反应和病情复发。
图丨为康复者进行答疑指导
讲座结束后,杜维豪主任、李大卫主任给康复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答疑,围绕服药及治疗中的困惑给予了指导建议。活动在温馨融洽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图丨活动现场为康复者准备的康复指导手册及小礼品
“心灵积分社”作为白云区公益创投的重要项目,通过系统性、阶梯式的康复服务设计,为精神障碍群体搭建了一座融入社会的桥梁。未来,项目仍将持续推进多项社区活动,助力更多康复者走出阴霾,重启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