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节后早收心,预防“节后综合征”
春节长假结束,意味着城市上班一族又要开始循规蹈矩的上下班生活了。由于今年是实行新休假制度的第一年,年初七就要上班,很多人觉得很不习惯,而且年后的广东依然寒气逼人,不少人觉得懒懒的,情绪也变得焦虑。专家提醒,经过春节长假回到工作岗位上,要懂得“健康收心”,预防患上“节后综合症”。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门诊专家杜德业教授指出,人们在长假期间不注意休息,娱乐无度,起居无常,生物钟被打乱,假期结束时没能及时调整身心,从而导致种种不适,统称为“节后综合症”。 昨天杜教授就接待了一名30多岁的女性患者,虽然在外企就职的她正月十六才上班,但她几天前就开始不停担心,计算距离上班的时间,一想到那些烦人的杂事和办公室复杂的人际关系,就特别的焦虑,吃不下东西,早晨睡醒后就不想起来,想到上班后又要很长时间不能像现在一样痛痛快快地生活她就觉得心里非常难受。
“放心”过度,节后难“收心”
杜教授介绍,节后综合症是个统称,表现的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抑郁、焦虑,也可以是失眠、困乏,或者腹痛、腹泻,全身无力等等,包括节日心理失调症、娱乐综合症、分离焦虑症等等,它源自长假,大多发生于将要上班的节后。
节日心理失调症多见于一些平时在高度紧张状况下工作的人群,尤其是一些平时“操心”惯了的白领。在假期伊始不能一下适应清闲的生活。他们一旦无事可做,反而容易出现抑郁、失落、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反应。而当真正习惯了假期里那种清闲、自由的生活,到了快要上班时又不能一下就“上紧发条”,于是又出现焦急、失落甚至心悸、失眠等身心健康的问题。
同样地,习惯了假期熬夜K歌、泡吧、搓麻的人们,节后可能会出现失眠困倦、精神恍惚、心烦意乱;假期里喜欢旅游的“漂”一族,可能难以接受现实生活的束缚、工作的劳碌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喜欢节日购物的“血拼”一族,一时难以从一种“获得”的满足感中转回枯燥的现实生活,而表现出烦躁不安、乐趣丧失、心境恶劣。这些都是我们要警惕的节后综合症。
专家:未雨绸缪,从容应付
白云心理医院专家郁辉辉认为,预防节后综合症的好方法就是未雨绸缪,做好心理准备从容应付。
一年之计在于春,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好能找个时间静心思考制定新一年的计划。对于上班后应该做的事,有个现实中、或者虚拟的纲要,同时也使得自己的心理调整到了工作状态上。刚开始的一周可以先从事一些轻松容易的事情,这样能给自己一个缓冲。对于孩子来说,需要家长帮助恢复正常作息时间,调整饮食,让他们读些课外书,可带他们去趟书店等等,慢慢进入学习状态。
一些切实可行的生理、心理保健法,有助于预防疾病,消除症状。例如想象放松法,可以矫正焦虑、紧张。选择一个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或躺在一个美丽的地方,开始感到放松,整个身体感到舒服,配上几次深呼吸,感到精力已注入你的身体,人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症状会逐步消失;恢复因节日中断的晨练、户外散步等活动;多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和平日里的同事聚聚、聊聊;如果症状严重还要在医生指导之下运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