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症状
隐性自杀者:自杀高危人群的求救信号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杀可以鉴别和预防,即便有自杀意图的人已经下定决心实施自杀计划——隐性自杀者,他仍然会流露出自杀讯号。
北京科技报6月7日报道 一个很少买花的人,突然送给室友一束鲜花;然后打电话给父母,告诉他们“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们都要好好活下去”。如果有着基本的常识和敏感,就应该即刻领悟到这很可能是一个有自杀意图的人发出的求救信号。对这些信号的足够重视,可能会及时挽救一条生命。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自杀可以鉴别和预防,即便有自杀意图的人已经下定决心实施自杀计划——隐性自杀者,他仍然会流露出自杀讯号。
研究自杀的鉴别与预防,对课题组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院长许燕教授来说,并不是出于研究的兴趣。每次听到一个鲜活的生命以残酷的方式离开世界,她都会感到一阵心颤。
在世界上,平均每40秒就有一个人自杀身亡,每3秒就有一个人企图自杀。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表明,2000年,全球约有100万人自杀死亡,自杀未遂者的人数是这一数字的10~20倍。
按照WHO制定的国际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每年每10万人中自杀的人数少于10人,那么它就属于低自杀率国家;这一数字高于20人,则为高自杀率国家。
1993年,WHO公布的一份报告称,中国每年的自杀死亡人数为19万~21万,占全世界自杀人数的30%,每10万人中有22.2人自杀。中国进入了高自杀率国家的行列,自杀成为全部人口的第五大死因。其中,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更是成了第一位死因。
事实上,在世界各国,16~23岁的青少年都属于预防自杀的重点人群。这是因为他们正处于心理学分期中的“青春期后”和“假成人期”阶段。近几十年来,美国青少年(15~24岁)的自杀率成倍增长,从1960年的每10万人中有5.2人自杀,上升至1984年的12.3人。
“发生自杀事件时,许多人会感到不解‘为什么因为这样一件事就选择自杀?’其实,自杀并不是单纯一件事情就可以引发的,而是多方面助长自杀的因素累积到了一定的程度,终由一个压力或者创伤让自杀者启动了自杀计划。”许燕说。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医师庞宇告诉记者,引发自杀的应激源,不一定是工作压力,也可能是生活压力、感情压力,比如遭遇亲人故去、发生重大灾难,或者突然来到陌生的环境等。存在应激源,更是冲动性自杀的首要条件。
“有的人本性冲动,喜欢用极端行为解决问题;有的人性格内向,他们隐藏的激情性的、毁灭性的心理同样会在应激源的作用下爆发,这些人都在潜意识中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庞宇说。
然而,在这些人周围,社会的支持系统往往并不理想。亲人、朋友、同事之间沟通交流不足或存在障碍,因此,他们长期得不到倾诉,产生不良念头的时候,也没有人及时干预和化解。在长时间的工作、封闭的环境中,不良情绪一时无法发泄,就选择了自杀。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37%的自杀未遂者,在行动前只用了不到5分钟的时间来考虑自杀;考虑时间不超过2小时的自杀未遂者,达到60%。在自杀者中,大约60%的人在自杀前两天遇到一个急性诱发事件,而且一般是人际关系矛盾。
对于非理性、冲动性的人来说,如果已经产生了自杀意图,还容易发生“模仿型自杀”。这种自杀又被称为“维特效应”,源起两百年前,德国文豪歌德的代表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曾引发欧洲青少年模仿维特自杀的风潮。
“自杀是具有传染性的。”许燕说,当一例自杀事件发生,有的人就会受到诱导。模仿型自杀者通常有一些共同的特征:有的遇事容易情绪化,缺乏理智和冷静分析,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有的认为自己无法左右人生;有的对死亡的理解存在偏差,憧憬着死亡带来美好结果;有的则与模仿对象有着相似的境遇,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
另外,在模仿型自杀者中,有一类需要格外引起注意,那就是曾经有自杀行为的人。因为有研究发现,1/5的模仿型自杀者曾经自杀过。
“自杀从众心理为典型的案例,就是2003年4月1日张国荣自杀引起的一系列自杀事件。”庞宇介绍,从张国荣自杀的当天深夜到第二天凌晨,短短的9个小时内,全香港有6人跳楼自杀,而当月,香港共有131起自杀死亡事件,比以往月份增涨了1/3。其中,有死者还在遗书中明确表示了自己的选择跟张国荣有关。
除了上述模仿型自杀者、遭遇重大生活事件的普通人是自杀的高危人群之外,严重的躯体疾病患者和精神疾病患者同样是需要关注的两类。其中,在各种精神疾病中,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危险度高,自杀人数占了精神病人全部自杀人数的1/4。
许燕告诉记者,一些重度抑郁患者的后代,大脑会发生结构的变化。这一发现来自美国精神病学家的一项研究。科学家们通过磁共振扫描技术发现,有重度抑郁家族史的人,大脑右半球的皮层变薄了,从而影响人们正常地处理社会信息,导致人际关系障碍。不过目前,学界还没有数据证明,有多少比例的自杀者与脑皮层变薄这一生理因素有关。
目前,临床上使用《自我毁灭评定量表》(1996)来区分自杀倾向与非自杀倾向患者。这是一份较为有效的量表,由具备心理学专业资格的人士对施测者进行评分和解释。表中列出了84项主观想法,例如“让他们不要理睬我,我也不需要他们”“这个世界没有我的立足之地。我不属于任何人!不属于任何地方!就让自己从地球表面消失吧!”“每天都如此艰难度过,为何还要继续?”……
此外,在自杀可能性的评估中,《贝克绝望量表》被用来测量成年人和青少年对未来的消极与悲观态度。它是对具有自杀倾向和自杀未遂者的一个较为有效的间接测量指标。绝望程度高的人,应确定为心理咨询工作者重点帮助的对象。
许燕指出,虽然多数自杀事件看上去难以预料,但自杀者周围的人仍要留意一些细节,从中发现蛛丝马迹。
“从自杀念头的产生到后采取这种行为,自杀的心理过程通常要经历四个阶段,即自杀念头或自杀动机的形成阶段、矛盾冲突阶段、平静和准备自杀阶段,以及实施自杀行为阶段。” 许燕告诉记者,其中,在矛盾冲突阶段,自杀意图的表露是显性的;到了平静和准备自杀阶段,就转为了隐性状态。“对有自杀意图者的鉴别,好是在进入隐性自杀阶段前就作出;一旦进入隐性阶段,鉴别的难度就会加大。”
有研究表明,80%的自杀者在自杀前都曾流露过要自杀的想法。也就是说,自杀的人中十个有八个曾明确地表示过自杀的念头。
当一个人形成了自杀念头后,求生的本能可能使他陷入“生死抉择”的矛盾冲突之中。大部分的想要自杀的人会在这一阶段,或直接、或间接地发出一些信息,这可以视为他内心痛苦挣扎的求救信号。他希望有人倾听、在意自己的心声,希望听者能为自己做些什么。
例如,在言语线索上,有自杀意图的人在说话时,会有“我不在了,也没有人会在乎的”“我再也不想活了”“我很难过,真想放弃一切算了”等间接或者直接的陈述。他会经常与人谈论与自杀有关的话题,探讨各种死亡、死亡的方式、对死亡的看法、死后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也会在日记等文字中流露出自杀意图。
在行为线索上,有自杀意图的人会开始逃学、旷工;有突然或者明显的行为改变,与平时的表现反差过大;把自己心爱的、有价值的东西扔掉或转赠给别人;与平日的朋友断绝来往,或者访问、打电话给关爱他的人,说告别性语言;甚至留下遗嘱。
如果这个人不再谈论自杀,情绪平静了下来,千万别放松警惕,以为是他的心理状态好转。很可能是因为他已经不再犹豫,决定自杀;或是为了摆脱旁人对其自杀行为的阻碍和干预,而进行的掩饰。
隐性自杀者的自杀危险度高。不过,从他的情绪中,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线索。例如,他情绪上极度消极、沮丧,喜怒无常的情况增多了,或者变得冷漠、木讷,甚至异常平静。
一旦自杀行为实施,一个人的自杀会使6个家人或朋友的生活深受影响。根据WHO的这一估算,中国每年就有150万人承受着自杀事件带来的严重心理创伤。
“预防自杀,周围人的发现为有效和主动。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