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
2035年我国将进入严重老年化社会! 老年人失眠问题不可忽视!
来源: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浏览量:59 发布时间:2022-09-22
这两天卫健委的发布会关于2035年左右中国将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的消息,一下子冲上热搜。
9月20日国家卫健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共十八大以来老龄工作的进展与成效。
谈及中国老龄化呈现的形势与特点,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老龄司司长王海东表示,老年人口数量多,人口老龄化速度快。截至2021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亿以上,占总人口的14.2%。
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在总人口中的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
他指出,下一步将认真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积极老龄观,促进健康老龄化,努力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道路。
不难发现我们身边的的老人家确实越来越多,因为我们也在慢慢变老。而随着我们年龄增加,确实那种一觉睡到不知道醒的情况是越来越少了。
失眠是老年人群常见病症表现之一,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及身心健康。
造成失眠的因素很多,如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药物作用等,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失眠问题越来越严重。
作息随着年龄增长而改变,这是正常衰老过程中的一部分。老年失眠的主要症状为难以入睡和浅睡眠,而这些症状正是昼夜节律紊乱的结果。
中医精神科副主任医师李利敏指出,失眠在中医中,称为“不寐”“目不瞑”“不得眠”“不得卧”。
《内经》云: “年四十阴气自半”。讲述了老年人脏腑虚损,阴虚为主。
老人失眠主要是生理上气血虚衰,营卫不和。如 《黄帝内经·灵枢》中云: “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搏,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因而老年失眠的论治中,主要在于调整阴阳,使营卫和谐。
《黄帝内经》中开篇即讲:“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在日常中需要做到顺从阴阳的变化,饮食有节制,起居有规律,不能过度劳累或惰懒,而这一方面正是医养结合中的重要一部分。
在失眠的论治中,尤其在老年失眠的论治中,调整阴阳尤为关键。
《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中道:“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万物皆可分阴阳,而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规律的作息,情绪的调畅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在失眠的治疗中也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而对于老年失眠症怎么调理、怎么家庭养护,李利敏主任也做了介绍。在医养结合治疗失眠中,自古以来,诸位医家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食疗、运动、起居、情绪调控都有相关记载。
譬如《太平圣惠方》中道:“食疗不愈,然后用药”。并记载有治疗失眠的酸枣仁煎饼方,小麦饭方等。
元代忽思慧的《饮膳正要卷第二》中也记载有酸枣仁粥,生地黄粥。食疗是中医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即有药食同源的说法,通过饮食调养失眠,治疗方法更为便捷、安全。
对于如何运动方面《吕氏春秋》记载:“昔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民气郁阏而滞著,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
指出了导引术在调和气血,平衡阴阳,舒展筋骨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失眠的治疗调养中,有诸多运动功法,譬如静功,八段锦,睡功等。
在规律作息上,《黄帝内经》中云: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 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 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 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人应与天地相应,故古人提出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起居作息。
总之就是从调畅情志、改善体质入手论治失眠,在治疗老年失眠患者的过程中,予以艾灸、针灸、食养、畅情志、加以运动的效果理想。
而老年性失眠的作用因素较多,老年人本身的基础疾病较多,治疗手段应该更多元化和系统。
中医医养结合可以通过整体治疗,辨证论治,以多种治疗方法,调节老年人睡眠状况效果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