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热线:020-22252225
020-22252225
心理咨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报道

联系我们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地址:广州白云区白云大道北1722号

020-22252225

媒体报道

【信息时报】校服or私服,孩子成人礼该穿什么?

来源:广州白云心理医院 浏览量:132 发布时间:2024-04-10

    近日,一名网友晒出了女儿参加高中学校成人礼的视频,引起了关于“成人礼”的热议。视频中,有的女同学穿着礼裙,长裙飘飘;网友女儿穿的则是妈妈的旧衣服套装。虽然妈妈表示,女儿穿旧衣服依然自信满满,但局促的女儿与自信的同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专家对此表示,正确认识和对待“成人礼”,也是亲子关系的一个必经“考验”。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温倩茵 通讯员 谢智菲
 


成人礼可穿不同服装家长倾向统一穿校服

    记者观察广州多家中学成人礼现场,发现既有统一穿校服的场景,也不乏学生穿礼服、汉服、常服参与的环节,尤其在民办学校,不少女同学都妆发造型齐全地留下成人礼的倩影。放眼全国,形形式式、热热闹闹的成人礼都被庄重地记录下来,宣誓、戴徽章、走成人门、行感恩礼……网络上,多数家长都倾向于孩子参加学校成人礼时穿校服,并且让孩子知道成人后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学习法律法规,明确人生目标。海珠家长粤粤爸爸表示,女儿两年后成年,他赞成孩子穿校服参加成人礼,“到了高三,全班同学一起穿校服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不多了,穿校服留影更有意义。”

    越秀家长欣欣妈妈分享了女儿的成年经历。欣欣在2022年参加学校成人礼,当时同学们都穿校服,有跑旗、授旗等仪式。欣欣妈妈表示,她参加后非常感动,感受到青春的力量,“我认为在学校举办活动,穿上校服会比较整齐。”此外,在女儿18岁生日时,欣欣妈妈还给女儿举办亲友聚会等,并赠与女儿一本记录成长的书籍。“在亲友聚会时,我们邀请了她重视的亲戚朋友,大家都穿得美美的,还约了跟拍,记录美好的一天;而我送给她的这本书,是从妈妈的角度记录她从一年级起努力练字画的经过,希望提醒她以后遇到困难也要有信心去坚持、克服。”

    欣欣妈妈认为,女儿从孩子到成人的转变以及日后成长发展中,不但要有精神上的追求,也要考虑经济物质的进步,“欣欣成年的当月,我们带她到免税店挑选礼物,不设上限,她经过比较后还是选择适合自己身份、年纪的礼物。一方面,我们希望告诉孩子生活是美好的,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追求精神和物质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能通过这件事了解孩子的消费观。我觉得孩子还是比较务实的,这是她逐渐成熟的表现。”

穿校服私服各有好处家长要尊重孩子意愿

    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咨询师梁爽认为,青少年在参加成人礼的这个年龄阶段,更倾向于比较个性化的需求,他们对个人魅力、形象有自己的追求,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也要注意到,有的学校在举行成人礼时会安排统一服装,有的学校让学生选择穿个性服装,这两种安排没有太大差异,其背后的本质也是“统一”。

    梁爽认为,“青少年不但会有个性化需求,也有群体化需求,他们需要融入到集体中进行人际交往。对于成人礼上的着装要求,无论是‘统一校服’,还是‘统一个性化服装’,只要能在集体内达成共识,是被集体认可的,个体会得到行为或心理上的‘允许’,这样就能够减少青少年心理冲突的产生。”

    那么,成人礼孩子该穿怎样的服饰?梁爽认为,这个话题是亲子关系中诸多冲突事件的一个缩影,反映缓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家庭内部商讨能有效地避免矛盾和冲突。家长通过商讨与孩子达成共识后,孩子可穿着符合场景要求、自身身份的服饰,且不会在群体中感到自己有明显的特别或差异。梁爽还提醒,倾听、沟通是跟青少年相处的关键法宝,“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意愿,基于这个想法进行家庭内部探讨,达成共识,矛盾、冲突就会尽可能降低,亲子关系也能得到滋养。”

成人礼强调角色转变的责任可赠与信物强化孩子认同感

    当下,社会、学校越来越重视成人礼仪式。成人礼对于青少年来说具有身份认同的意义,同时,仪式作为标志点,意味着社会开始以成人标准要求他们。梁爽在日常心理健康宣教工作中经常这样提醒家长,“每个人的能力发展存在差异,青少年不会在18岁生日吹蜡烛那一刻突然就具备成人的能力。成人礼不是对青少年能力的认可,而是对他们要求作出改变的标志。成人礼仪式给青少年最大的影响,也许是让他们深刻意识到从此开始要面对、遵守成人的标准和要求。”

    另外,强化成人礼的仪式感,可以让青少年更容易意识到成年后的责任,更好完成人生角色的转变。梁爽建议,可以给他们能长期保存的、有象征意义的标志物或信物,从而强化对成人身份的认同感,同时深刻内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个人今后的品德、价值观的塑造奠定基础。在社会层面上,可以有统一的信物,如勋章、华冠、其他服饰等;在家庭层面上,家长可赠与个性化的信物,“每个家庭有不同的优秀家风,信物可以通过家庭内部讨论达成共识。”